当前位置:首页>>妇科疾病
子宫腺肌症的常见症状与治疗方法
- 合肥长庚医院 时间:2025/11/5 编辑:合肥长庚医院
- 点击免费咨询
-
子宫腺肌症,是子宫内膜(包括腺体和间质)“异位”到子宫肌层中生长所引发的一种妇科疾病。它虽为良性病变,但其带来的症状却常常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。了解其典型表现与科学的治疗阶梯,是 管理这一疾病的关键。
一、子宫腺肌症的典型症状“三联征”
进行性加重的痛经——最核心的症状
特点:痛经程度随着时间推移一年比一年剧烈,通常需要服用强效止痛药。疼痛多为痉挛性绞痛或坠痛,常开始于月经来潮前1-2天,持续整个经期。
原因:肌层内的异位内膜在经期出血,刺激子宫肌层痉挛性收缩,且无法排出,导致子宫内压力增高。
月经量过多、经期延长
特点:经血量明显增多,常伴有大血块,严重者可导致继发性贫血,出现头晕、乏力、心慌等症状。行经时间可能超过7天,甚至淋漓不尽。
原因:子宫均匀性增大,内膜面积增加;病灶影响子宫肌壁的正常收缩,止血功能变差。
子宫均匀性增大
医生通过妇科检查或B超可发现,子宫呈球形增大,质地较硬。B超下常表现为“子宫肌层回声不均”。
二、其他伴随症状
性交痛:尤其深部性交时感到疼痛。
不孕:病灶可能影响子宫内环境,干扰胚胎着床。
压迫症状:增大的子宫可能压迫膀胱引起尿频,压迫直肠导致便秘。
三、阶梯式与个体化的治疗方案
治疗选择并非一成不变,需根据患者的年龄、症状严重程度、生育要求及病灶范围综合制定。
1. 药物治疗:缓解症状的一线选择
目的:主要是控制疼痛,减少月经量。适用于症状较轻、有生育要求或近绝经期的女性。
常用药物:
非甾体抗炎药:如布洛芬,用于缓解痛经。
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:在宫腔内局部释放孕激素,能显著减少月经量、缓解痛经, 期5年,是备受推崇的长效方案。
GnRH-a:通过制造“暂时性绝经”状态,使异位内膜萎缩,快速缓解症状。常用于术前缩小病灶或短期管理。
2. 手术治疗:根治与保守并存
子宫切除术:这是先进可根治的方法。适用于症状严重、无生育要求、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。根据情况可选择保留或不保留宫颈。
病灶切除术(腺肌症病灶挖除术):旨在切除病灶、保留子宫。适用于有强烈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。但手术难度大,术后有复发风险,且怀孕后需警惕子宫破裂的可能。
3. 微 与介入治疗
高强度聚焦超声:一种 技术,利用超声波聚焦产生热量,使病灶组织坏死,被身体逐渐吸收。
子宫动脉栓塞术:通过阻断子宫血流使病灶缺血坏死。以上两种方法均能保留子宫,但对其长期疗效和生育影响需谨慎评估。
四、长期管理与绝经后转归
子宫腺肌症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。对于近绝经期的女性,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骤降,异位的内膜会逐渐萎缩,相关症状会自然缓解直至消失。因此,在此阶段采用药物过渡,等待自然绝经,也是一种合理的策略。
总结:子宫腺肌症以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月经过多为主要特征,深刻影响患者生活。面对它,我们并非束手无策。从药物控制到手术根治,存在一个完整的治疗阶梯。请您与妇科医生充分沟通,结合自身情况,选择最合适的个体化方案,从而 控制症状,提升生活质量。
上一篇:
解读不同阶段女性内分泌失调的征兆
下一篇:
关于无痛人流你应当了解的几个问题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