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>妇科疾病
紧急避孕药的正确使用方式、效果与常见误区
- 合肥长庚医院 时间:2025/11/13 编辑:合肥长庚医院
- 点击免费咨询
-
引言
紧急避孕药,常被称为“事后药”,是在无保护性行为或避孕失败(如避孕套破裂、漏服短效药)后,为预防非意愿妊娠而采取的一种紧急补救措施。正确认识其作用原理、 性、局限性及潜在影响,对于女性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选择、保护自身健康至关重要。
紧急避孕药的作用机制与类型
紧急避孕主要通过干扰排卵、受精或着床过程来发挥作用。
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(如“毓婷”):这是最常用的一类。
成分:大剂量孕激素。
作用机制:主要抑制或延迟排卵;同时可能使宫颈黏液变稠,阻碍精子穿透;对已排卵者,可能影响输卵管运动和子宫内膜,干扰受精或着床。
服用时机: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(3天)内服用,越早效果越好。
醋酸乌利司他(如“艾拉”)
作用机制:选择性孕激素受体调节剂,强效抑制或延迟排卵。
服用时机:120小时(5天)内服用均 ,且在整个120小时内 性保持稳定。
米非司酮
作用机制:抗孕激素,同样可用于紧急避孕。
服用时机:120小时内。
性评估与影响因素
紧急避孕药的总体 性约为85%-90%,这意味着它能预防绝大多数非意愿妊娠,但绝非100% 。
关键影响因素:时间。服药越早,阻止排卵的机会越大,效果越好。
其他因素:
服药时所处的月经周期阶段(是否临近排卵)。
当次周期内是否有多次无保护性行为(会增加失败风险)。
服药后发生呕吐(若2小时内呕吐,需补服一片)。
关于紧急避孕药的常见误区澄清
误区一:紧急避孕药是“堕胎药”。
真相:不是。它的主要作用是预防排卵和受精,阻止妊娠的发生。一旦受精卵已经在子宫内着床(即已怀孕),它则没有终止妊娠的作用。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将其定义为避孕方法。
误区二:可以经常使用,作为常规避孕手段。
真相: 不可以。紧急避孕药的激素剂量远大于常规短效药,频繁使用会严重扰乱女性正常的月经周期和内分泌,导致不规则出血、月经紊乱。它仅能作为“紧急补救”,不能替代持续、的常规避孕(如短效口服避孕药、宫内节育器、避孕套等)。
误区三:服用后下次月经一定会推迟或提前。
真相:可能提前、推迟或无明显变化。由于大剂量激素的干扰,多数女性下次月经会按时来潮,但部分人可能有一周以内的提前或推迟。如果月经推迟超过7天,应高度警惕妊娠可能,建议进行验孕。
误区四:对身体伤害极大。
真相:在偶尔、正确使用的情况下,它对身体的影响是短暂、可逆的,不会造成终身伤害或影响未来生育。其风险远低于一次人工流产。
正确使用建议与后续行动
仅用于紧急情况,切勿滥用。
咨询药师或医生:购买和使用前, 能咨询 人士。
后续避孕:服药后至下次月经来潮前,所有性生活都必须采取 的屏障避孕(如避孕套)。
月经来潮后:应立即开始建立一种长期、 的常规避孕方法。
及时验孕:若月经逾期超过一周,务必进行妊娠检测。
结论
紧急避孕药是女性生殖健康自主权的一个宝贵工具,是避孕失败后的一道重要安全网。然而,它是一把“双刃剑”。唯有将其定位于“紧急补救”而非“常规手段”,充分了解其作用原理和局限性,才能在最需要的时候安全、 地使用它,并在事后积极转向更的长期避孕方案,这才是对自身健康真正的负责。
上一篇:
女性生殖道畸形的分类、诊断与生育策略选择
下一篇:
中医视角下的女性生殖健康与调养之道






